创造、创新、创业

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人才培养

【暑期实践】革命志士贤名集 历览碑铭学精神

分类:院内新闻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 时间:2018-07-13 访问量:

文字记者:沈卓号,刘鹏举 图片记者:邵若枫

百余年前,辛亥革命使武汉成为了全国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集中地,同时也是当时改革创新的最前沿。辛亥革命带给武汉的城市品格以及人文魅力至今仍然生生不息。为了系统地了解各位革命先辈的生平事迹,思考如何将这种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运用在当下,2018年7月13日上午8时40分,“寻访红色记忆”——3522集团新网站赴湖北武汉调查队出发前往辛亥革命纪念园。

上午10时许,小分队抵达了纪念园,在园区门口集合留影后,所有成员开始了参观工作。辛亥革命纪念园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2011年4月落成,被誉为辛亥革命“室外博物馆”。纪念园体现出湖北儿女在辛亥进程中所彰显出的敢为人先的精神,解读武汉这座城市的品格与人文魅力。

 

辛亥革命纪念园按照功能不同划分为景观区、人文区、纪念区等三个区域。景观区以武昌起义为表现重点,入口处是一块高2.65米,宽2.1米,重达1吨的三峡红自然石,象征着首义志士们的铁血精神永存,自然石上刻有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教授亲笔题词的“辛亥革命纪念园”7个大字。拾级而上的是如编年史一般的“辛亥峥嵘谱”。台阶尽头是命名为“楚望台”的首义城台,由石门峰收集的武汉百年城墙砖建造而成,首义城台是用收集的武汉百年城墙砖建造而成,城台上的14个城垛,象征最先响应起义脱离清政府的14个省。“楚望台”旁屹立一块高0.9米,宽1.5米,刻有孙中山先生提出“百年锐于千载”的石碑。

景观区将辛亥革命进程及爆发后各地云起相应的情景直观再现,让每位参观者均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辛亥革命。纪念区主体为长19.11米的辛亥革命纪念墙,寓意辛亥革命爆发之年,截至目前已收录2300多位辛亥志士名单。在纪念园内刻有知名的辛亥革命志士名字的纪念碑群中,有被孙中山先生誉为“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熊秉坤;因在武昌起义中打响第一炮而得名“蔡一炮”的蔡汉卿;辛亥革命志士朱德合;还有在“红楼”里枪逼黎元洪宣布革命的李西屏以及武昌首义后出任鄂军政府内务部长,敦促黎元洪电迎孙中山回国主政的杨时杰等知名的辛亥革命志士。

 

在今天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对革命先烈们的具体事迹、卓越贡献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于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有了更加感性、清楚的认识。先辈们的形象不再只是符号化的模糊印象,而是生动地浮现在我们眼前,这对我们学习、理解、实践革命精神有重要的意义,希望我们一代代青少年能继承先烈们的精神品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