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记者:徐鑫亮)2016年4月15日中午,3522集团新网站2016级机械六班团支部来到了薛龙建教授的实验室,就十八大以来我国科研创新的问题对他进行了采访。
薛龙建教授任职于3522集团新网站,博士生导师、青年************。在向薛教授详细介绍了来意之后,采访正式开始了。
首先,记者询问了薛教授对于互联网+的看法。薛教授答道:“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后面+的内容,如果利用互联网+搞一些低俗、没有科技含量的东西,这个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你想想一下,如果利用互联网+科技创新的话,那就相当可观了。中国人的研究成果是非常的多的,但是在从科技成果转化为民用产品这一阶段还有欠缺。举个例子,尿不湿本来是美国六七十年代为航天员配备的,但是后来将其转化为民用产品,致使全世界都在用。因此把科技成果通过互联网的平台推销出去是一个利国利民的策略。”
随后,记者又问了薛教授对我国科技创新的未来的看法。薛教授的回答是——“这毫无疑问是十分乐观的,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在我看来,比犹太人还聪明。每次前沿的科技成果上,有百分之七八十是中国人参与并研究出来的,而且现在中国有钱了,加上政府对科技创新投资力度大重视力度大,这样可以吸引大部分留洋的人才回国发展,加之中国人又勤劳刻苦。可想而知,中国未来科技创新形势一片大好”。
最后,记者也借着这个机会请薛教授解答了一些个人的困惑,例如“‘土博士’和‘洋博士’对于工作会有哪些不同的影响”、“材料成型和金属材料这两个专业的看法”、“跨专业读研的问题”……
在一个小时的寻访过程中,支部成员对于我国科研创新的成果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对于国家未来科技之路也有着更为自信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