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为了为亲身体会国家脱贫攻坚战的落实情况,学习弘扬时代精神,“3522集团新网站青年讲师团‘我和我的祖国’专项实践队”于2019年7月18日至20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
走进珠乡海岛,了解脱贫现状
7月19日上午10点,实践队来到涠洲镇镇政府,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开展了座谈交流活动。青年讲师团成员、涠洲镇镇长杜喜阳向同学们介绍了当地脱贫攻坚的现状:涠洲镇有83户贫困户,主要是因病、因残、因年迈没有劳动力而没有收入来源,只能依靠政府的相关政策来保障兜底,而政府的政策力量有限,很难满足这些贫困户的需求,所以就需要发动社会资源,尤其是企业资源来对这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帮扶。驻岛企业中海油就通过直接捐款和提供住房补贴等方式为当地的扶贫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杜喜阳特别提到:“希望大学生同学利用扶贫app向校友介绍当地情况等方式,牵线搭桥,发动校友企业、校友资源为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提供帮助。”这让实践队的同学们感触颇深: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虽然远离扶贫一线,但是也能够通过发挥自己的力量、利用自己习得的本领,牵线搭桥,助力脱贫攻坚。
涠洲镇实地考察调研会
参观红色景区,感受英雄本色
7月19日中午,实践队在杜喜阳的带领下参观了涠洲岛红色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队首先参观了涠洲岛军史馆,了解了斜阳岛建立农民根据地的历史斗争、涠洲岛人们全歼入侵日军的英勇壮举、涠洲岛对解放海南的重要贡献。通过对涠洲岛军事历史的学习,同学们对涠洲岛人民的牺牲精神和爱国情怀有了直观的认识。在军史馆二楼,杜喜阳和实践队同学一起观看了讲述北海英雄骆春伟事迹的影片,骆春伟烈士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冒着生命危险跳下波涛汹涌的大海控制失火轮船,最后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深深打动了在座的同学,原本活跃的实践队队员也陷入了沉默,有的甚至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什么是英雄?战争年代为了人民的解放而英勇战斗的是英雄,和平年代为了人民利益而英勇牺牲的是英雄,在扶贫一线默默奉献的同样也是英雄,英雄的本色就在于敢于奉献自我,勇于担当时代使命。
参观红色旅游景区
参观红色旅游景区
观看涠洲英雄骆春伟纪录片
聆听校友宣讲,体会奉献精神
7月20日上午10点,青年讲师团成员杜喜阳向实践队员们讲述了他在基层工作中的感悟,给队员们上了生动一课。首先杜喜阳分享了他在山寮村的工作经历:当时他所在的山寮村工作队,是整个合浦县最年轻的一支工作队,有拼劲,有初心,有情怀,不忘记自己的责任使命,他们曾经为了脱贫攻坚连续一个多月没有回到自己的住处,时长三天两夜不睡觉,为了鼓励老乡参加村里的养殖项目主动承担风险损失……杜喜阳特别强调:“在基层工作,脚上难免有泥水,身上必有汗水,眼中有时也会有泪水,但是贵在坚持,不忘初心。”对以后想投身基层的青年大学生,杜喜阳给出建议:“在基层工作主要是与人打交道,希望我们能够在学校中锻炼出自身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同时还要能够在困难面前具有冷静处理,勇敢面对的能力。”另外,他还详细地介绍了党和政府对于青年干部以及引进人才的各方面的关心:生活上对于每一个引进的青年人才与干部都会给予生活的补贴与住房的安置;组织上会考虑到每一个人的专业与学识情况,分配出最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后续发展上会为每一个青年干部的后续发展配备了一系列的课程,持续跟踪的进行培养。最后, 杜喜阳告诉队员们:“青年在西部是会大有作为,希望青年能够将自身理想与国家需要相结合,有责任,有担当,努力为祖国西部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杜校友的宣讲让实践队员们感触颇深,作为青年大学生,应当以杜喜阳等为祖国扶贫工作艰苦奋斗的基层干部们为榜样,在校内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本领,时刻关注国家在各地扶贫工作的进程,充分利用青年学生的优势,为国家扶贫工作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青年讲师团”成员杜喜阳校友宣讲座谈
“青年讲师团”成员杜喜阳校友宣讲座谈
时代呼唤英才,责任在于青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和我的祖国”的关系就在于:我们应该勇于担当时代使命,把自身的发展与祖国的需要相结合,祖国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用自己的青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